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入选“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名单

文旅融合增“颜值”又添“气质”

发布日期:2023-09-05 11:37信息来源:巴中日报 【字体:  

图一:双城村一角。


图二:青瓦泥墙内,摆放了各类健身器材。


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崎芳 文/图
  近日,农业农村部官网公示“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名单,拟推介256个村落为“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,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位列其中,系巴中市唯一。
  据悉,双城村位于驷马镇东部,系原桃园村、双城村合并而成,是画家罗中立所创作著名油画《父亲》的原型地。该村生态环境优美,气候宜人,旅游资源丰富,被誉为“父亲的村庄”。
  文旅双结合 产业新发展
  为了探寻双城村入选的“秘密”,8月30日,记者来到驷马镇双城村的“巴山美村·父亲原乡”一探究竟。走在青石小路上,微风阵阵拂过,道路两边的小雏菊和茅草跟着轻轻摇曳,各个农家乐房屋错落其中,青瓦泥墙、褪色掉漆的木门诉说着它们历经的岁月。如同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所写的“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”,让人心旷神怡。
  和充满年代感的土房子相反,农家乐的内部装修充满了现代感。“我们都是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进行改造,在内部设计上与时俱进,让人感受到历史厚重感的同时,享受现代化服务。”平昌县驷马双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皮桂鑫介绍,“‘巴山美村·父亲原乡’采用了‘生态化+艺术化’的创意农业理念,把乡村老房变成民宿,这种差异化的设计带来的成效明显。自去年‘巴山美村·父亲原乡’开园迎客以来,在节假日期间,这里的农家乐几乎一房难求,即便是暑假快结束的现在,入住率也超过了65%。”
  依托旅游发展,也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就近就业。“很多本地人和邻村村民,从项目开始施工就在这里工作了,一个月3000元,公司还买了社保。”前台工作人员冉博宇告诉记者,他很满意当前的工作,不仅有良好的工作氛围,还方便照顾家庭。
  近年来,双城村推行“公司+村集体+农户”模式,建设蚕桑及蔬菜基地近700亩,实现“土地流转有租金、就近务工有薪金、集体经济有分红、个体经营有收入”等多渠道多重收入,逐步实现共同富裕。
  深挖父亲文化 促进文化传承
  20世纪60年代,著名油画家罗中立来到双城村,以该村村民邓开选为原型,创作了享誉世界的油画《父亲》,一个饱经沧桑的双城农民形象,被评价为“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”,同时被认作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,从此双城村被誉为“父亲的村庄”。
  以文化振兴为骨,双城村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特色文化(红色文化、巴人文化、生态文化、农耕文化),推动乡村文化振兴,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;以产业振兴为翼,打造集“乡村记忆、乡土农创、乡愁民宿、亲子游乐、农事体验”于一体的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村落,推动农旅、文旅、工旅产业融合发展。
  “山村在变化、山里人在变化、山里的日子在变化,但山里永恒不变的是代代农人无限的赤诚和热爱。”来到双城村乡村记忆馆,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段话,即使岁月变迁,刻在人们骨子里的精神永远不会改变。
  “我没有文化,写不出来啥子诗,但是我有锄头,或许我种下的果实能让别人写出诗来。”在农耕精神厅展示的22位双城人写的小诗,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这首,作者冉明孔用质朴而又接地气的语言演绎着双城人的情怀。
  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,让良好文化传承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,促进艺术性、创意性、文化性相结合,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。“我们打算进一步挖掘‘父亲’精神,以复原父亲形象为形、传承父亲精神为魂,打造独一无二的父亲文化IP,同时,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。”驷马镇副镇长田辉昭说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主办单位: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电话:0827-5260702
中共巴中市纪委巴中市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举报电话:5282153 举报邮箱:bzzswxcbjjz@sohu.com
网站标识码:5119000013蜀ICP备2021008191号-1 川公安备案5119020200025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