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表达

发布日期:2020-04-10 17:20信息来源:中国文化报 马 忠 【字体:  

  面对灾难,无论是人祸,抑或天灾,文学如何言说,似乎是一个作家无法回避的问题。近期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各界关注,再次将我们卷入关于灾难与灾难文学的思考当中。

  作家秦岭说,关注灾难,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日子和未来。灾难文学作品,虽然都与各种灾难相关,但其目的并非为了记录灾难和渲染灾难,而是透过灾难来努力张扬一种生命尊严与人类精神。正因如此,灾难不能完全被心理学的解释体系所垄断,文学有自己处理这一主题独特的方式。那么,文学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?

  返顾中国文学史,每一次灾难的发生,都会带来一个文学高峰。比如说,唐山大地震带来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,引领现代文学的潮流。钱钢的报告文学《唐山大地震》自1986年问世至今,仍震撼着许多人的心灵。阿来以5·12汶川地震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《云中记》,用极度克制的笔触、平静的讲述和深刻冷静的思考,写出了《安魂曲》般的力量和美感。小说不仅记录了我们共同的沉痛的记忆,更是一场对灾难中受灾的灵魂的告慰。这两部作品都是在灾难发生10年之后完成的。由此可见,灾难文学的书写不应该是仅仅限于某一次灾难的描述和控诉,而应该是不断超越灾难的具有永恒文学主题的永远的文学类型。一部(篇)成功的灾难文学绝对不是急就章,思考需要延续和深化。而这个过程对于写作者来说非常重要,必不可少。

  眼下,新冠病毒带来的疫情还没结束,呈井喷式的抗疫文学作品不断涌现,特别是诗歌,细览大多数在抒情模式上基本一致,表达的仅仅是一般的“公众情绪”,有新鲜美感的作品并不多。尤其是思想与艺术并重,能够提供新的灾难文学发展可能、符合美学法则和创新言说方式的作品可说凤毛鳞角。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当年汶川地震之后的情形:短短的十几天,诗词、散文、日记、故事等可以速成的文类,借助各种传媒铺天盖地而来,将迅速发酵的集体痛楚与悲情宣泄无余。在当时,这是纾缓伤痛、表达哀思最及时、最恰切的方式。但今日看来,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来也匆匆、去也匆匆。

  历史已经表明,缺乏成功的文学表达,灾难所造成的伤痛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抛诸脑后。灾难文学仅仅是展现灾难真实、歌颂英雄还远远不够。还要去追问,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灾难的发生?而对灾难我们身上的痛苦和恐惧来自哪里?灾难之后又该怎么“活着”?人类如何在一场心灵灾难来临时面对自身的局限性?等等。我想,真正有意义的文学写作,就是这样一种追问和发掘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主办单位: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电话:0827-5260702
中共巴中市纪委巴中市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举报电话:5282153 举报邮箱:bzzswxcbjjz@sohu.com
网站标识码:5119000013蜀ICP备2021008191号-1 川公安备案51190202000253号